北玥贸易集团
2024-07-22 11:32:18

能源科技“蓝海”聚合效应不断放大

分享到:

能源科技“蓝海”聚合效应不断放大

      在能源革命号角和一揽子利好政策牵引下,众多高新产业及科研技术集聚山西,博浪科技“蓝海”,展开角逐比拼,“新能源+”聚合效应不断放大,打造世界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效显现。

56.jpg

  一众绿电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山西,产业链条不断延长。在大同,充沛的风、光资源吸引隆基绿能、锐华能源、南电科技、鸿达鑫储能等企业纷纷落地。6月4日,中国能建投资公司与360集团、临汾市政府签约,共同打造山西网络空间安全智算中心+集中式风电一体化项目,通过“算力+能源”,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。

  储能项目建设火力全开,让风电、光伏电力更加优质。国润储能以全钒液流电池、全氟离子膜等核心技术为支撑,积极参与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光储充一体化项目、滋润机场储能项目。华阳集团与中国科学院、中科海钠强强联手,积极布局“上游关键材料生产全球领先,中游电池产品制造全国一流,下游建成全国领先钠电新能源终端应用基地”的钠电产业形态。

  实现“输能源”向“输算力”转变,算力高地俨然形成。全面承担山西省数字政府、山西云基础底座“时代云”建设任务的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,瞄准服务国家“东数西算”战略,全力推进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山西枢纽节点项目实施。中国移动(山西太原)智算中心是打造国内首个全光低时延算力网智算中心,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可承接海量的数据分析任务,为经济社会运行提供充足算力。

  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,在能源领域大展拳脚。在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公司升压站,多场景智能巡检机器人化身“安检员”,在生产、维护、检修等环节大显神通,成为公司安全生产、提质增效的智慧能手。一台多场景机器人,每年可减少人力成本约30万元。

  积极抢滩能源科技创新高地,助力产业向新向绿。在临汾,钢铁企业晋南钢铁集团尝到氢能产业甜头,全面加快氢能技术落地,推进氢能“制储输运”全链条发展。在晋中,一辆辆甲醇重卡奔向全国、走向世界,绘制出一张千亿级的甲醇经济产业蓝图。

  下一步,我省还将依托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等创新平台,联合太原理工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、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等科研机构,加强能源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,以产业创新推动能源科技创新,加快构筑能源科技高地。


上一篇:煤业“充电赋能”
下一篇:“智力引擎”动能足 人才活水竞奔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