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除风险,开展隐患排查。组织对全市水库、河道、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开展隐患排查,并派出11个专项督导组赴19个县区开展督导检查,排查出的问题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。
防范极端,修订方案预案。牢固树立极限思维,结合水情等变化,修订完善水库防洪调度方案、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和清水河、洋河等主要河道以及县城超标洪水防御预案,进一步明确防御标准、监测预警、防守抢护、避险转移等各个关键环节措施,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。组织16个县区修订完善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,并指导开展专项应急演练,做好暴雨洪水防范准备。
抗御山洪,强化监测预警。认真落实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“四预”工作机制,从山洪防御体制机制、防御责任、设备维护等关键环节全面强化防御工作;组织各县区开展小流域调查分析、监测站点更新、卫星信道增设和群测群防建设等,完善监测预警体系;全面落实预警叫应机制,提升组织群众安全转移避险能力。
防洪保安,强化工程调度。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与工作机制,调整专家库,建立上下游信息共享机制。全市水利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加强水利工程巡查防守,统筹上下游、左右岸,切实发挥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防灾减灾效能,全力打好防汛防洪主动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