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玥贸易集团
2024-06-14 10:20:20

智慧煤矿“见智不见人”

分享到:

   智慧煤矿“见智不见人”

      在大海则煤矿生产控制指挥中心内,采煤机司机贺日滔坐在8个显示屏面前,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井下的一举一动。显示屏上没有人的身影,只有全自动运行的智能采煤机沿着煤壁缓缓前行。布置在井下的数百个传感器正对机器运行情况、井下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,一旦出现异常,将会立即报警。

40493ef2e9c5b0b5946e8818d5c4f4f1__url=http%3A%2F%2Fdingyue.ws.126.net%2F2023%2F0627%2F67833cc0j00rwwl410017c000hs009xg.jpg&thumbnail=660x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.jpg

      曾在井下工作10年的贺日滔用“天壤之别”来形容如今工作环境的改变。

      他告诉记者,过去在井下,一天工作下来免不了灰头土脸,“但现在,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,虽然工作要求同样严格,但并不繁重。煤矿山的智能化水平已经非常高,不需要我们过多干预。”

       大海则煤矿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5G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应用,形成全矿井一套体系、一张网络、一个中心,打造出“工作面自动掘进+地面远程可视干预”的智能掘进模式,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管控。

       目前,大海则煤矿采用基于5G技术的常态化智能少人开采模式,单班智能化率最高96%,综采工作面生产单班由13人减少为5人,减人增安成果显著。

      生产安全性大幅提升的同时,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。负责人告诉记者,过去以人工作业为主时,不仅井上井下联络不便,井下人员之间同样沟通困难,导致指挥中心难以掌握全局信息。北玥贸易如今,借助各类智能化手段集中汇总井下信息,指挥中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,对生产进行实时调整,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。“未经智能化改造的工作面,年产能仅为700万吨左右。但智能化改造后的工作面,年产能有望达到1200万吨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
上一篇:中国煤科煤科院顺利通过CMMI V2.0五级认证
下一篇:建设智能煤矿 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